位置:首页 > 本院新闻 >

国医大师晁恩祥学术经验传承人王辛秋:疏风止咳 调补肺肾

电话咨询:010-62170649

       “对中医要有诚心,对学术要有诚信,对患者要有诚意”,这是中医呼吸科泰斗、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对弟子们的教诲。王辛秋作为晁老的学术经验继承人,多年来时刻将老师的话谨记于心,笃之于行。在治病的同时让患者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是大家对她的评价,而晁老教诲弟子的“三诚”也是她所追求的境界。

 
       01、传承中医魂
 
       王辛秋回忆说,晁老一生悬壶,尊荣无数,对待患者,无论是身居高位者还是普通百姓,都一视同仁,耐心细致,急病人所急,尤其体谅患者的不易。多年前他曾诊治过一个来自陕西农村、患有肺间质纤维化的小女孩,晁老知道她家庭困难,每次都免去其特需挂号费。


 
       “见彼苦劳,若己有之”,以己度人,有恩师的珠玉在前,王辛秋给患者开方时也不自觉会充分体谅患者的难处,在保证药效的情况下,方小药轻,却解病人所苦。

 
       除了对待患者的仁心博爱,王辛秋继承恩师的还有他的勤勉不倦和学术主张。晁老常说:“业精于勤,医精为业,心诚待人”,对待学生晁老十分严格,特别强调基本功的扎实,病历更不可以有错别字。在临床中“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、重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,中西医并重”,这些对王辛秋的治学行医有着深刻的影响,而晁老创新的中医“风邪”理论及所形成的风咳、风哮辨治体系更是指导了她的临床实践。

 
       02继承发扬“风咳”辨治体系
 
       咳嗽为肺系疾病中的主要症状之一,一年四季均常见。尽管在很多人看来是小病,但有部分“异类”的咳嗽患者症状可缠绵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愈,严重影响生活。常表现为:刺激性干咳,咳嗽比较剧烈,夜间咳嗽加重,受感冒、冷空气、油烟等因素刺激会诱发或加重,无明显喘息症状。中西医的常规止咳方法效果不明显,甚至是无效的。

 
      ▷▶治疗原则“从风论治”,选药无明显寒热之偏      
 
       据王辛秋介绍,晁老在临证中重视强调理论指导实践,重视中医经典理论对临床的指导,经过深入观察,总结这类咳嗽的临床特点为阵发性咳嗽,难以抑制,突发突止,咽痒而咳,言语时咳嗽,其表现与《诸病源候论》中关于“风咳”之“欲语因咳,言不得竟是也”的描述类似,遂以“风咳”命名此类咳嗽。

 
       “风为六淫之首”,“风咳”则为风邪犯肺、肺气失宣、气道挛急所致。所以在治疗上归结起来不外是遵守辨证论治的准则,理、法、方、药的统一,所谓“有是证,用是药”,即从祛风角度入手,在用药上因其寒热之证不突出、寒热之象较平和, 因而临床选方用药亦不作明显寒热之偏。

 
       ▷▶遵循“发时疏风宣肺、缓解止咳利咽,平时扶助正气、固本培元”      
 
       风咳发作期,晁老主张以疏风宣肺为主,兼顾收敛,一散一收,一宣一降,通调气机。因此用药上以疏风解痉、宣肺平喘为重。主方包括炙麻黄、地龙、蝉蜕、苏子、苏叶、五味子、杏仁、紫苑、枇杷叶等,选药无奇,药味精当,却有意想不到之效。

 
       方中选用炙麻黄,疏风宣肺,散寒平喘,宣中有降,效力最宏,夏月亦不避之。地龙、蝉蜕为虫类药,解痉散风之力雄,且地龙能缓急平喘,蝉蜕能解表。苏子、苏叶并用,一主散风,一主降气,且苏子味辛,降中有散,同源二品,相辅相成。杏仁、紫苑降气止咳,枇杷叶宣肺止咳,宣降结合,通调气机。五味子酸敛,所谓“肺欲急,急食酸以收之”;一散一收,调节气机。牛蒡子利咽散结,咽喉通畅则有利肺气出入。随症加减诃子、白芍、白果、山萸肉等,常有缓急、舒缓气道之功,以达到治疗咽痒、气道敏感之效。

 
        风咳平稳期,王辛秋继承发扬晁老的学术经验,尤为推崇晁老的“调补肺肾”、“养阴益气”的治疗原则及方法,以整体观念为指导,注重“治未病”思想,调补兼施,扶助正气,改善患者的整体情况,扶正固本,以达到防治疾病复发或发作的目的。
 
 
       ▷▶与西医链接       
 
       临床中常见到西医诊断为感冒后咳嗽、咳嗽变异型哮喘(CVA)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、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患者表现为“风咳”的特点,晁老将“风咳”与这些疾病相链接,有效地指导了临床诊治,为很多患者解除了“咳嗽”的困扰。临床中也常常见到间质性肺疾病患者、肺部术后患者出现以“咳嗽”为主的症状,并表现为“风咳”的特点,在临床上以“风咳”治疗,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。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临床实践及总结,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疾病的困扰。

东城大夫

北京东城中医医院

提交病情 电话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