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页 > 公益活动 >

寒露后,天骤寒,注养生

电话咨询:010-62170649



     “寒露”是二十四节气最早提到“寒”字的一个节气,在北方,这一节气预示着秋天即将结束,冬天就要来临。

 
       寒露起居·早睡早起
 
       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》明确指出: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”
 
       寒露之后,应继续遵循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的原则,调整作息时间,早睡早起,以调节阴阳平衡,调和脏腑气血。
 
        其中,早睡能养阴,早起呼吸新鲜空气,以利舒肺,能使机体津液充足、精力充沛。
 
        寒露着装·防受凉
 
        深秋是呼吸系统疾病和胃肠疾病的发病高峰,为预防这些疾病,首先要注意添衣保暖。
 
        大家不妨学一个秋冬季节的穿衣口诀:内贴中松外收口——内衣贴身,中层宽松,外套防风。
 
        内衣最好柔软贴身,有助于增加保温性。中层的衣服吸湿性要强,不要过紧,保持干燥。
 
        外套一定要防风,最好在领口、袖口、腰部、脚踝处有收口的设计,可以防止冷空气趁虚而入。
 
        另外,深秋因天气逐渐变冷,大家应尤其做好下肢保暖。
 
        俗话说“脚冷冷全身”,脚部受冻,身体抵抗力就会下降。
 
        中医认为,足部是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所经之处,若脚部受寒,寒邪循经侵入人体,会影响其脾胃、肝胆、肾及膀胱等脏腑功能。
 
        因此,在寒露节气外出时,要穿着保暖的鞋袜和衣裤,避免足部受寒。
 
        寒露饮食·多食滋阴之品
 
        寒露时节正当金秋之时,燥气当令,当燥邪之气侵袭人体时,以耗伤津液为主,津液既耗,则必见一派燥象,容易出现诸如舌燥咽干、咳嗽少痰、皮肤干燥、口唇干裂等秋燥症状。
 
        此时宜多食滋阴润燥、养阴润肺之品,如芝麻、蜂蜜、银耳、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,以及生梨、葡萄、香蕉等水分丰富、滋阴润肺的水果。
 
        此外,还应少食油腻厚味及辛辣之物,如辣椒、花椒、桂皮、酒等。
 
        因为秋季对应的脏腑是“肺”,养生还要注意“防肺燥,护阴津”,饮水以温热为佳。
 
        如有秋补需求,则应按照辨证进补的原则,进行阴阳平衡的滋补,以调节夏季脏腑功能的失调。
 
        大家可根据各自身体状况,选择合适的补品,如黄芪、人参、沙参、枸杞子、何首乌等。
 
        寒露运动·不宜太早
 
        寒露节气后,运动方面也要有所调整,可以选择慢跑、登山、散步等形式,但运动时间不宜太早,这是因为晨起气温太低,身体素质较弱者容易感受寒邪。
 
        同时,不论何种运动,都不宜过量,在全身微热,尚未出汗或微微出汗时,即可停止,应避免大汗淋漓,以保持阴液内敛,不使阳气外耗,否则会伤阴损阳。
 
        若遇到阴雨天气时,可选择在室内运动,不可冒雨涉水,以免感受寒湿。
 
        寒露情志·避免抑郁
 
        秋季万物萧条,日照时间缩短,常给人增添几分忧愁情绪,为避免情绪低落、心情抑郁。
 
        提醒大家起床后,可多到户外走走,多晒太阳,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,驱散心中的阴霾,将抑郁不舒的情绪宣发出来,或者进行一些体育锻炼,如饭后散步、太极拳等。
东城大夫

北京东城中医医院

提交病情 电话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