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页 > 特色诊疗 >

中药热敷疗法

电话咨询:010-62170649

  一、中药热敷的由来

  热敷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。古代应用热敷的方法很多,如药熨、汤熨、酒熨、铁熨、土熨等。据不同的病情,选用不同的药物,以加强温通经络、活血祛瘀,散寒止痛等作用。《内经》中所述的“熨”法就是热敷法。常用的热敷法有干、湿两种。中药热敷疗法是具有较好的中医特色治疗之一。其作用主要是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,肌肉放松,皮肤毛细血管扩张,局部中药渗透以至全身的血液循环皆可因此而得到改善。

  

 

中药热敷

  二、中药热敷的原理及其适应症

  中药热敷疗法是利用中药热敷透过皮肤,通过经络血脉信息传递,并利用不同药物的性味作用,由经脉入脏腑,输布全身,直达病所,并利用适宜温度刺激,使局部血管扩张,促进血液循环,增加局部药物的强度,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,从而起到活血化瘀、运行气血的功效,所以说中药热敷是用中药汤剂外敷于体表的一种外治疗法。中药热敷疗法适合于哮喘、肺纤维化、气管炎等各种痛症。

  此外,温热还能够安定情绪,调节植物神经功能,改善运动神经的功能,提高痛阀。热的刺激通过提高局部组织温度,使血管通透性增加,而有利于消炎、消肿、缓解反射性肌肉痉挛、减轻疼痛。

  三、中药热敷方法

  可用热敷包敷于患处,或直接将装药的口袋敷于患处。

  

 

中药热敷现场图

  热敷包使用说明

  步骤一:用陈醋和水1:1均匀的喷洒在热敷包上渊不能将热敷包浸入水中,使热敷包全部湿润;

  步骤二:将热敷包放入蒸锅中,加热至温度达40 度左右(以不烫伤皮肤的温度为宜)即可,如放入微波炉中需用保鲜膜包好,中火加热3—5 分钟左右;

  步骤三:患者平躺(或仰卧),将加热好的热敷包平放在前胸(或后背)上,注意防止烫伤,可以在热敷包上放一个热水袋或者热宝以保持温度便于渗透。

  热敷时间:30—60 分钟(儿童10 分钟)热敷次数院每日2次,热敷部位:前胸与后背(前胸区外八字热敷避开心脏,后背垂直热敷)。

  热敷包的保管方法:用完的热敷包放在保鲜袋内,存放于冰箱冷藏,2个热敷包可用2天。

  此外,湿热敷法敷布可用纱布或毛巾做成。敷布要准备两块,更换时须观察皮肤颜色。每次15~20分钟,每日3~4次。湿热敷的部位主要是项背、四肢和腰部。热敷的温度应以病人能忍受为度,要避免发生烫伤。对皮肤感觉迟钝的病人尤需注意。

东城大夫

北京东城中医医院

提交病情 电话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