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数耳鸣、耳聋中医主张从肾入手,从虚论治,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,笔者总结了前人理论及临床表现,从痰论治。
《名医杂著》所云:“耳鸣之症或鸣甚如蝉,或左或右。时时闭塞,世人多从肾虚论治,殊不知此痰火上升,郁于耳中而为鸣,郁甚则闭矣。若遇此症,但审其平昔饮酒厚味,上焦素有痰火,只用清痰降火治之”。
朱丹溪:“无痰不作眩”,“怪病多痰”,“痰生百病”。
痰郁则化热,痰热郁结,循经上壅,耳窍被蒙,故耳鸣不休,所谓“痰热郁结,壅而成鸣”。
此类患者多有耳鸣突发,形体肥胖,头昏而胀,咳唾胁痛,痰多而粘,舌边、尖红,苔黄腻,脉弦滑数等症,具为痰热内郁之候。
故以清热化痰为治则,以温胆汤、清气化痰丸、礞石攻痰丸为主方。
加减:瓜蒌仁12g,杏仁10g,枳实10g,制南星12g,法半夏8g,橘红8g,获苓10g,黄芩10g,生山桅10g,龙胆草8g,礞石30g先煎,大黄6g后下。